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边境往事

行政区 2022-04-01

1、东北


山峦中的鸭绿江



流淌了八百公里的鸭绿江在丹东注入了黄海。


这里,便是中国东北边界的起点。


丹东一个沿鸭绿江分布的城市,从上游的振安等三区,一直到入海口的东港市,绵延有几十公里。


不同于朝鲜南方边界铁丝网高耸的军事禁区,在丹东,我们能遇到很多来自朝鲜的朋友——有朝鲜商人、女服务员、司机等等,他们大部分都会讲汉语,有的甚至能说英语。


作为东北难得的出海口,丹东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去年更是因为朝鲜“改革开放”的噱头迎来了一波地产的狂欢。


丹东鸭绿江滨江公园    


走在鸭绿江滨江公园,凉风习习,有种漫步海边的感觉。


江上船只往来,有不少小情侣在拍婚纱照。


江的对岸能远远望见新义州闲置的工厂,灰蒙蒙的建筑掩映在江边的杂草从中,几十年来没怎么变过。


曾经,朝鲜是苏联在远东打造的“社会主义样板”,人均GDP不仅碾压中国,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超过韩国。  


入夜,丹东江边的高楼大厦开始亮起灯光,江边的酒吧里传来悦耳的音乐,一幅欣欣向荣的画面。


放眼对岸,一片黑暗中点缀着零星的灯光,对比更加突兀。


从丹东遥望朝鲜新义州


新义州是朝鲜平安北道首府,朝鲜第四大城市,但从城市规模上来说大概也就是丹东一个区的建成面积。


像朝鲜这种体量的国家,只能支撑起一个“大城市”,类似我们的省会。这个城市自然就是平壤。


平壤是朝鲜的第一大城市,有300多万人口,第二大城市咸兴只有约70万人口。


新义州作为全国第四大城市,只有不到40万人口。


新义州的居民区


新义州的朝鲜小姑娘


中朝今日的边界,大部分成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日本同时控制了朝鲜和满洲,在划界时将鸭绿江口的薪岛划归了朝鲜。


日本真是坑我中华无下限啊。


薪岛在当时只是一个江中小岛,谁知后来随着泥沙淤积越长越大,时至今日已经和北方的绸缎岛连在了一起,直逼鸭绿江西岸中国一侧。

 

1935年的中国地图


今天“长大的薪岛”,已经被朝鲜设为薪岛郡。鸭绿江入海口虽说是两国共用,但其实已经完全被朝鲜领土包围


沿着鸭绿江北上,我们来到位于吉林延边自治州下属的县级市珲春。


珲春是东北内陆离海最近的地方,下图中近似“飞地”的敬信镇防川村,离海只有十几公里,靠一条八米宽的沿河公路与中国本土相连。


“飞地”防川村


1957年,图们江洪水泛滥,防川与中国内地的陆路交通完全断绝,成为中国的一块“飞地”,中方人员不得不经苏联进出防川。


直到1990年,中方修建洋馆坪大堤,后又在大堤上修建了一条国防公路,防川才重新与中国内地连接起来。


在防川,可以眺望到远方的日本海。    


珲春商业街


1991年5月,《中苏东段边界协议》签订,其中明确规定,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只可以在图们江下游自由航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宣布继承苏联的全部中苏东段边界,尊重之前两国签署的一切有效协议。




半个多世纪后,中国终于重新恢复了图们江的出海权。


不过由于图们江上的俄朝铁路大桥十分低矮,加上河道淤塞,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除了方便渔民们出海外,没有商业价值。



从防川望向图们江朝俄国境友谊桥,远方是日本海。这座离江面仅十米的铁路桥,像一把锁封堵了图们江出海口

   

沿边境继续北上,路过兴凯湖,便进入了乌苏里江流域。


记得小时候看到“中苏珍宝岛冲突”的文章,总是充满疑问——中苏又没有海疆相连,哪来的“岛屿冲突”呢?


原来珍宝岛是乌苏里江中一个江心洲,面积约0.74平方公里。


1969年3月,震惊中外的中苏珍宝岛冲突即在此爆发。


乌苏里江中的珍宝岛


直到今天,珍宝岛上的树丛中还埋着当年双方布下的2000多枚反坦克地雷,大雨过后有些还会露出地表。


珍宝岛一役后,苏联高层曾多次商讨要对中国进行报复,并明确发出先发制人和核打击的威胁。


此后,苏联红军曾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局势千钧一发。  


直到1969年9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和周总理举行了著名的机场会谈,双方关系才缓和下来。  


北京军博内的苏联T62坦克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中国版图的东极——黑瞎子岛。


准确地说,黑瞎子岛并不是一个江中岛屿,它是由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及两江之间的一条细细的汊道围起来的一块三角形地块,又称抚远三角洲。


黑瞎子岛卫星图


黑瞎子岛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被苏联占领,隶属于苏联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在此后几十年里,中国人要想登岛,必须先出国到达伯力,然后再经桥上岛。


伯力市中心。金正日即出生于伯力市区东北部的维亚特斯科耶村


2004年10月1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黑瞎子岛划归中方约171平方公里,划归俄方约164平方公里。


抚远三角洲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全部归属中国。


虽然表面上看中国分得的土地更多一点,但黑瞎子岛的精华部分——东半区,还是留在了俄罗斯。


黑瞎子岛划界



黑瞎子岛上的俄罗斯教堂


回归后中方曾希望在黑瞎子岛上建立“自贸区”,发展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但俄方一直没有积极响应。


之后黑瞎子岛的开发便不了了之。 

 

2016年5月24日中午,在黑龙江考察的老大来到了抚远市的黑瞎子岛,极目远眺后,静静的说道,“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




2、西北





喀喇昆仑公路


喀什是中国版图上最西端的城市,从乌鲁木齐乘坐“T字头”的火车到这里,需要花费18个小时的时间。


喀什历史上曾经是古回鹘的都城。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数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南疆的第一大城市,天山以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中心。


今天,以喀什为中心的整个喀什地区有近400万人口,坐落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县城。


这里也是南疆军区指挥所、轻型机械化步兵某师和新疆军区特战旅的驻地。


喀什市中心



颇具异域风情的喀什火车站


从喀什往西南方向走几十公里,雄伟的喀喇昆仑山脉便矗立在眼前。


喀喇昆仑山脉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上百座,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


它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6000米以上,很多高山至今都没有名字。


翻过喀喇昆仑山脉,便是印度河上游肥沃的平原。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和旁遮普省重镇拉瓦尔品第就坐落于此。

    

喀什地区卫星图。从卫星图可以看出,喀什地区坐落的绿洲由喀喇昆仑山脉北侧的若干个冲积扇组成,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西端的一片大型绿洲



卫星图右上角是我国喀什地区(深绿色片区),左下角是坐落在印度河上游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中间便是“天堑”喀喇昆仑山脉


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在北京签订。


中国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陈毅,巴基斯坦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在协议里,中国将实际控制的棍杂河谷小镇坎巨提划归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则把整个580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区域移交中国。


印度方面一直不承认中巴签署的该协议,时至今日仍持续宣称拥有喀喇昆仑走廊地区的主权。


棍杂河谷中的小镇坎巨提是喀喇昆仑山脉里最大的居民区,曾是中亚古邦,由当地部落酋长统治


红色斜线区域为喀喇昆仑走廊


1965年印巴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巴基斯坦总统顾问法鲁克访问北京。


周总理与其两次会谈,最终同意了巴方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请求。


同年11月,新疆军区派出一批勘察人员,对水布浪沟到红其拉甫达坂、罗布盖孜到明铁盖达坂进行了详细勘察。


1966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签订了《关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


协定中规定:中巴公路以红其拉甫达坂为界,红其拉甫达坂以南由巴基斯坦修建,红其拉甫达坂以北由中国修建。


协议签订后,中国立即成立了工程指挥部,负责设计、施工、验收等全部工作。


组长是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张希钦,副组长是新疆自治区副主席田仲。


喀喇昆仑公路


历经整整十三年的施工,喀喇昆仑公路1979年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开始对外开放。


整条公路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


项目后期由于巴方进度缓慢,中方施工队越过红其拉甫向南继续修路。


中方建设路段的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在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


中巴友谊桥


这条全长1032公里的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然后向南直达伊斯兰堡。


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中巴双方共近700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公路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


中方牺牲的最高职务者是新疆军区炮兵第15师教导员吴至业,在施工放炮后清理作业现场时,被山上滚石砸中头部遇难,曾被新疆军区追记二等功。

   

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2015年巴方将把瓜达尔港2000亩土地租赁给中方,为期43年,用于建设首个经济特区  



新时代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开始被提上日程。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系列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的大型工程计划的统称,绵延3000公里,投资千亿美元,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经济走廊打通后,中国可从新疆经巴基斯坦直达印度洋,越过印度、马六甲和南海,既缩短了航程,也可更直接地到达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极具战略意义。


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

    

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


这里常年绿水环绕,松柏长青。


几十年前,88名为修建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就长眠于此。


2019年的清明节,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加一带一路项目的中资企业、媒体及留学生代表等若干人,在吉尔吉特当地官员和巴基斯坦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为烈士们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众人在一片肃穆中,缅怀先烈,负重前行。





3、西南 



藏南重镇达旺,目前被印度窃占。达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乡,也是藏民心中的一块圣地


19世纪中叶,随着帝国的衰落,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一时期,西藏与内地的商业、人员往来日益减少,联系逐渐中断。


在这种局面下,盘踞印度多年的英国人和控制中亚的俄国人,开始纷纷觊觎西藏。


当时亲政不久的第十三世达赖反对英国势力进入西藏。


在俄国拉拢下,十三世达赖产生了联合俄国对抗英国的想法。



电影《红河谷》剧照。《红河谷》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类电影,该片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等出演,讲述的就是1900年前后英军入侵西藏的故事,史称“木龙年战争”


为了避免西藏落入俄国人手中,英国决定下先手为强。


于是在1903年,驻印英军悍然入侵西藏,并于次年攻占拉萨,达赖喇嘛出逃外蒙古。


侵占拉萨后,英军负责外交事务的陆军上校荣赫鹏与西藏当地官员签订了《拉萨条约》。


《拉萨条约》上英藏双方印章。条约寄到北京后,清廷拒绝签署。中英双方争执的焦点是西藏与中国的“关系性质”问题,英方认为中国仅是西藏“宗主国”,类似朝鲜;而中方则坚持拥有西藏主权


木龙年战争后,西藏加速了脱离内地的进程 。


在辛亥革命期间,西藏发生了大规模的驱汉事件,清朝官员与军队被驱逐,藏区内部的亲汉势力遭到排挤。


1913年,西藏政府驱逐所有内地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西拉姆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区,是喜马偕尔邦的首府。英属印度时期曾以此为夏都,将西姆拉建成著名的避暑胜地


此后不久,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中华民国政府、英属印度和西藏噶厦政府三方举行了著名的西姆拉会议。


这次会议详细讨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西藏与内地领土分界,以及西藏与印度领土分界等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外交官亨利·麦克马洪将传统上被认为属于西藏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英属印度和英属缅甸。


此即著名的麦克马洪线。



1914年3月,时任英属印度外务秘书的麦克马洪在印度德里和西藏政府代表秘密签字换文,双方约定:


若英国可促使新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让西藏DL,则西藏将认可形同割让部分西藏土地的麦克马洪线。


此即《西姆拉条约》。


西姆拉条约中的麦克马洪线附图 1


西姆拉条约中的麦克马洪线附图 2


条约中非常关键的前提是,西藏代表接受麦克马洪线的条件是英国能施加压力使中国接受西姆拉条约(目的是使中国承认只对西藏拥有宗主权而不是主权)。


当时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陈贻范曾在条约草案上签名,后袁世凯政府电令陈贻范取消“草签”。


西姆拉会议合影。前排左三为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左四为英国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左五为西藏噶厦代表夏扎·班觉多吉


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西姆拉会议没有产生中国作为缔约方的协定,而藏方因为中国没有接受让西藏DL的《西姆拉条约》,也转而不承认麦克马洪线。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内地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而西藏则基本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


次年,中央政府与西藏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解放军进入西藏。


日喀则市下属的亚东县。沟通西藏与锡金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就归属亚东县管辖,这里是1959年达赖逃印的地方。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也发生于亚东县境内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亚东县权威发布。主席台中央男子为日喀则市政协副主席、亚东县委书记舒成坤


1959年西藏动乱平息后,十四世达赖逃亡印度并获得庇护。为表“忠心”,达赖开始在不同场合宣称西姆拉条约有效。


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和美苏的关系都陷入冰点,国内则面临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后果,形势内外交困。


在美苏两强的共同支持下,满心欢喜的印度开始大肆增兵藏南。


截至1962年8月底,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一百多个军事哨所。有的哨所在中国哨所对面,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还插到了中国边防哨所背后。


终于在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


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


图片来自“华夏收藏网”,该版旧报纸2017年以150元的价格被售出


比起无悬念的战争的过程,这场战争的结果后来引发了无数揣测和叹息。


也就是所谓的“中国胜而不胜,印度败而不败”。


从战略意图出发,当时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吓阻印度,以战争手段维护东西段边境稳定,同时稳住中国对西藏的控制。


之所以坚守了西段而弃守了东段,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型极其不利于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


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来自四川和青海,依靠公路运输到西藏,然后靠人力畜力搬运物资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入冬后大雪封山,后勤线的保障非常脆弱。


再加之当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无力维持和印度的长期战争。



此后几十年间,印度将数十万的移民屯居到争议地区。中国以后处理藏南的边界问题,将在军事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面临巨大困难。


或许,这里将是台湾之后的下一个议题。



4、海疆




白龙尾岛上的灯塔


有关白龙尾岛的故事,是一桩历史疑案。


北部湾,又称东京湾(河内旧称“东京”),是南海西北部的封闭海湾。


2000年12月,中国和越南在北京签署《北部湾划界协定》,基本上平分了北部湾的海域。

    

北部湾划界示意图,中部红点为白龙尾岛

    

划界图一经公示,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其中的焦点,当然就是上图中的红点——白龙尾岛。


如果我们承认白龙尾岛是越南的,很显然,目前的划界方案已经对我方非常有利了,界线都快贴着人家的岛了嘛。


可如果白龙尾岛是中国的呢?


上图北部湾中唯一的小岛即白龙尾岛,面积约三平方公里


白龙尾岛卫星图


和上集中的藏南一样,要追溯中越边境问题的由来,还得回到清朝末年。


就算我们不懂历史,猜也能猜到,中国古代的疆域只是一个“模糊的边界”,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有卫星测绘和严格的界碑。


19世纪末是国际法逐渐成熟、国家边界开始正式形成的时期。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风雨飘摇、国力最弱的时期,所以在划界上吃了不少亏。

        

划界其实是一个比“拳头”大小的过程,而当时满清的对手几乎都是列强。


就拿中越边界来说,虽然是和越南划界,但当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啊,大清谈判桌对面坐的还是列强法国。


胡志明市,旧称西贡,有“东方巴黎”的美誉,当地有大量法式建筑。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包括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当时法国人在老挝和柬埔寨只收税和挖矿,资金基本都用来建设越南


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是晚清对外战争中最辉煌的一笔。


虽然在福建沿海的作战中南洋水师一败涂地,但在中越边境陆上的作战中,中法陆军基本打了个平手。


其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广西提督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了。


当时清军三万余人在镇南关一带设伏,准备围歼两千法军,最终也只是击溃了法军,歼敌仅数百人。


可见双方战斗力还是很悬殊的。


打完了仗自然就是该谈判了。


于是在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清朝与法国签订边界条约,划分中国与法属印度支那边界。


由于战场上清军的表现很是不错,所以这次划界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也算可以。 


图中红点处是中越边界的江平镇,此处曾是越南飞地,最早移住此地者为越南的京族人,至今仍有不少京族人居住于此。江平镇是东兴市最大的镇,也是全国千强镇之一


这次中法划界,路上边界部分,基本按中越传统的北仑河作为国界。


其中中国还以商务利益换得了钦州的江坪、黄竹两处越南飞地。


对于海上边界的划分,法国提出以北仑河河口所在的东经108度03分向南延伸,作为海上岛屿及北部湾的划分界线。


根据这一划法,白龙尾岛将归法国所有。但这一分界方法并没有被中国接受。


此后,关于中越海疆划界的问题便不了了之,一拖再拖。


中华民国政府在1947年12月公布了一张《南海诸岛位置图》,图中用十一条断续线,将整个南海包了起来。虽然只是“图上开疆”,但为日后复杂的南海官司提供了宝贵的法理依据



南海各国各自划的专属经济区,各国划的范围高度重合。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北部湾地区的划界是有误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了胜国。


当时中华民国海军派出军舰巡游了一番南海,四处插了插国旗,勘测了地图,并对很多无名岛礁进行了命名。


比如西沙群岛中最大的永兴岛(三沙市政府驻地),就是被“永兴”号军舰接受;而有名的中建岛,则因为被海军“中建号”军舰接收,因此得名。


巡视完南海诸岛之后,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12月公布了一张《南海诸岛位置图》用十一条断续线,将整个南海包了起来。


西沙群岛永兴岛


永兴岛街景


当时除各别岛屿外,国军对大部分南海中的岛礁只是溜了一圈,并没有实际驻军。


解放战争国军战败后,由于解放军海军实力非常弱小,只收复了离大陆较近的西沙群岛,而对于南海的精华——南沙群岛,则是鞭长莫及。


大陆对于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要一直等到1988年314海战之后。


南沙三大岛的前身,均是314海战收复的礁盘


故事再回到白龙尾岛。


由于1887年的中法划界中并没有对白龙尾岛的归属做出界定,所以白龙尾岛也就成了“无主之岛”。


在1920年前后,岛上发现了淡水,于是从海南和越南都来了不少驻岛的渔民。


此后,法国官员和民国政府官员都派员来过该岛考察。


1937年4月,法军侵犯西沙群岛,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发表《中华民国政府就西沙群岛主权问题驳斥法国主张的案文》称:


“依照一八八七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第三款:‘……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画。……该线以东海中各岛归中国……’,西沙远在该线之东,应归何国,一览便知。” 


这份文案被法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从事实上认定了南海上茶古线东西各海岛的归属。


而白龙尾岛位于茶古线以西。


于是法国在1937年派出一个由12人组成的班占领该岛,在岛上建立哨所,并委任了里长。


当时面对日军全面侵华的局势,国民政府自然无暇顾及法国人的小动作。


待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了民国行政区域图,图上标有“十一段线”,但仍未将白龙尾岛标注出来。


永兴号军舰原为美国海军PCE-842级巡逻舰,1945年9月间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1946年11月23日,国军上尉张君然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永兴岛,并在岛上立下一方水泥纪念碑,正面碑文为“南海屏藩”四个大字,背面刻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旁署“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张君然立”


1950年我军解放海南岛后,为避免与法国海军产生冲突,没有继续进兵白龙尾岛。


直到奠边府大捷之后,法国在越南的实力受到重创,解放军才于1955年占领了白龙尾岛,并在该岛成立政府机关,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


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对白龙尾岛正式行使主权。


仅仅两年之后的1957年,胡志明访问北京。


胡志明试探性的表示该岛属于越南领土,希望在岛上建立雷达站,监视轰炸河内的美国轰炸机,同时将该岛作为中国援越物资的转运站。


基于当时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谊和反美共同目标,中国政府爽快的答应了胡志明的要求。


接下来便是后来民间争议的焦点了,即当时是“移交”,还是“出借”。


次年,作为“投桃报李”,北越政府承认中国对南海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


如果说当时北越是全国性政府,中国以一个白龙尾岛换来越南政府对西沙南沙的承认,当然是可以的。


但事情的“扯淡”之处就在于,当时实际控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是南越,北越政府纯粹是“借花献佛”,放放嘴炮。西沙群岛还是中国通过1974年的海战从南越手中收回的。


此后几十年,对于白龙尾岛,除个别来自民间的声音外,官方基本上默认了其属于越南。


西沙海战中被击沉的越军10号舰怒涛号(前美军扫雷舰)


维护海疆终究需要依托强大的海军。


遥想当年西沙海战,我海军的实力比之南越海军尚且差之甚远,靠着战士们的勇敢和热血才赢下的胜利。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南海各国只能去国际法院申申诉、告告状,却再也没人敢提和中国海军交战的事情了。【全文完。以下部分重复,致歉!操作问题】

    





1、东北



山峦中的鸭绿江



流淌了八百公里的鸭绿江在丹东注入了黄海。


这里,便是中国东北边界的起点。


丹东一个沿鸭绿江分布的城市,从上游的振安等三区,一直到入海口的东港市,绵延有几十公里。


不同于朝鲜南方边界铁丝网高耸的军事禁区,在丹东,我们能遇到很多来自朝鲜的朋友——有朝鲜商人、女服务员、司机等等,他们大部分都会讲汉语,有的甚至能说英语。


作为东北难得的出海口,丹东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去年更是因为朝鲜“改革开放”的噱头迎来了一波地产的狂欢。


丹东鸭绿江滨江公园    


走在鸭绿江滨江公园,凉风习习,有种漫步海边的感觉。


江上船只往来,有不少小情侣在拍婚纱照。


江的对岸能远远望见新义州闲置的工厂,灰蒙蒙的建筑掩映在江边的杂草从中,几十年来没怎么变过。


曾经,朝鲜是苏联在远东打造的“社会主义样板”,人均GDP不仅碾压中国,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超过韩国。  


入夜,丹东江边的高楼大厦开始亮起灯光,江边的酒吧里传来悦耳的音乐,一幅欣欣向荣的画面。


放眼对岸,一片黑暗中点缀着零星的灯光,对比更加突兀。


从丹东遥望朝鲜新义州


新义州是朝鲜平安北道首府,朝鲜第四大城市,但从城市规模上来说大概也就是丹东一个区的建成面积。


像朝鲜这种体量的国家,只能支撑起一个“大城市”,类似我们的省会。这个城市自然就是平壤。


平壤是朝鲜的第一大城市,有300多万人口,第二大城市咸兴只有约70万人口。


新义州作为全国第四大城市,只有不到40万人口。


新义州的居民区


新义州的朝鲜小姑娘


中朝今日的边界,大部分成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日本同时控制了朝鲜和满洲,在划界时将鸭绿江口的薪岛划归了朝鲜。


日本真是坑我中华无下限啊。


薪岛在当时只是一个江中小岛,谁知后来随着泥沙淤积越长越大,时至今日已经和北方的绸缎岛连在了一起,直逼鸭绿江西岸中国一侧。

 

1935年的中国地图


今天“长大的薪岛”,已经被朝鲜设为薪岛郡。鸭绿江入海口虽说是两国共用,但其实已经完全被朝鲜领土包围


沿着鸭绿江北上,我们来到位于吉林延边自治州下属的县级市珲春。


珲春是东北内陆离海最近的地方,下图中近似“飞地”的敬信镇防川村,离海只有十几公里,靠一条八米宽的沿河公路与中国本土相连。


“飞地”防川村


1957年,图们江洪水泛滥,防川与中国内地的陆路交通完全断绝,成为中国的一块“飞地”,中方人员不得不经苏联进出防川。


直到1990年,中方修建洋馆坪大堤,后又在大堤上修建了一条国防公路,防川才重新与中国内地连接起来。


在防川,可以眺望到远方的日本海。    


珲春商业街


1991年5月,《中苏东段边界协议》签订,其中明确规定,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只可以在图们江下游自由航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宣布继承苏联的全部中苏东段边界,尊重之前两国签署的一切有效协议。


半个多世纪后,中国终于重新恢复了图们江的出海权。


不过由于图们江上的俄朝铁路大桥十分低矮,加上河道淤塞,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除了方便渔民们出海外,没有商业价值。



从防川望向图们江朝俄国境友谊桥,远方是日本海。这座离江面仅十米的铁路桥,像一把锁封堵了图们江出海口

   

沿边境继续北上,路过兴凯湖,便进入了乌苏里江流域。


记得小时候看到“中苏珍宝岛冲突”的文章,总是充满疑问——中苏又没有海疆相连,哪来的“岛屿冲突”呢?


原来珍宝岛是乌苏里江中一个江心洲,面积约0.74平方公里。


1969年3月,震惊中外的中苏珍宝岛冲突即在此爆发。


乌苏里江中的珍宝岛


直到今天,珍宝岛上的树丛中还埋着当年双方布下的2000多枚反坦克地雷,大雨过后有些还会露出地表。


珍宝岛一役后,苏联高层曾多次商讨要对中国进行报复,并明确发出先发制人和核打击的威胁。


此后,苏联红军曾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局势千钧一发。  


直到1969年9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和周总理举行了著名的机场会谈,双方关系才缓和下来。  


北京军博内的苏联T62坦克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中国版图的东极——黑瞎子岛。


准确地说,黑瞎子岛并不是一个江中岛屿,它是由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及两江之间的一条细细的汊道围起来的一块三角形地块,又称抚远三角洲。


黑瞎子岛卫星图


黑瞎子岛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被苏联占领,隶属于苏联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在此后几十年里,中国人要想登岛,必须先出国到达伯力,然后再经桥上岛。


伯力市中心。金正日即出生于伯力市区东北部的维亚特斯科耶村


2004年10月1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黑瞎子岛划归中方约171平方公里,划归俄方约164平方公里。


抚远三角洲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全部归属中国。


虽然表面上看中国分得的土地更多一点,但黑瞎子岛的精华部分——东半区,还是留在了俄罗斯。


黑瞎子岛划界



黑瞎子岛上的俄罗斯教堂


回归后中方曾希望在黑瞎子岛上建立“自贸区”,发展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但俄方一直没有积极响应。


之后黑瞎子岛的开发便不了了之。 

 

2016年5月24日中午,在黑龙江考察的老大来到了抚远市的黑瞎子岛,极目远眺后,静静的说道,“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




2、西北





喀喇昆仑公路


喀什是中国版图上最西端的城市,从乌鲁木齐乘坐“T字头”的火车到这里,需要花费18个小时的时间。


喀什历史上曾经是古回鹘的都城。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数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南疆的第一大城市,天山以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中心。


今天,以喀什为中心的整个喀什地区有近400万人口,坐落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县城。


这里也是南疆军区指挥所、轻型机械化步兵某师和新疆军区特战旅的驻地。


喀什市中心



颇具异域风情的喀什火车站


从喀什往西南方向走几十公里,雄伟的喀喇昆仑山脉便矗立在眼前。


喀喇昆仑山脉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上百座,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


它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6000米以上,很多高山至今都没有名字。


翻过喀喇昆仑山脉,便是印度河上游肥沃的平原。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和旁遮普省重镇拉瓦尔品第就坐落于此。

    

喀什地区卫星图。从卫星图可以看出,喀什地区坐落的绿洲由喀喇昆仑山脉北侧的若干个冲积扇组成,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西端的一片大型绿洲



卫星图右上角是我国喀什地区(深绿色片区),左下角是坐落在印度河上游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中间便是“天堑”喀喇昆仑山脉


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在北京签订。


中国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陈毅,巴基斯坦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在协议里,中国将实际控制的棍杂河谷小镇坎巨提划归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则把整个580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区域移交中国。


印度方面一直不承认中巴签署的该协议,时至今日仍持续宣称拥有喀喇昆仑走廊地区的主权。


棍杂河谷中的小镇坎巨提是喀喇昆仑山脉里最大的居民区,曾是中亚古邦,由当地部落酋长统治


红色斜线区域为喀喇昆仑走廊


1965年印巴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巴基斯坦总统顾问法鲁克访问北京。


周总理与其两次会谈,最终同意了巴方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请求。


同年11月,新疆军区派出一批勘察人员,对水布浪沟到红其拉甫达坂、罗布盖孜到明铁盖达坂进行了详细勘察。


1966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签订了《关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


协定中规定:中巴公路以红其拉甫达坂为界,红其拉甫达坂以南由巴基斯坦修建,红其拉甫达坂以北由中国修建。


协议签订后,中国立即成立了工程指挥部,负责设计、施工、验收等全部工作。


组长是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张希钦,副组长是新疆自治区副主席田仲。


喀喇昆仑公路


历经整整十三年的施工,喀喇昆仑公路1979年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开始对外开放。


整条公路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


项目后期由于巴方进度缓慢,中方施工队越过红其拉甫向南继续修路。


中方建设路段的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在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


中巴友谊桥


这条全长1032公里的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然后向南直达伊斯兰堡。


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中巴双方共近700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公路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


中方牺牲的最高职务者是新疆军区炮兵第15师教导员吴至业,在施工放炮后清理作业现场时,被山上滚石砸中头部遇难,曾被新疆军区追记二等功。

   

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2015年巴方将把瓜达尔港2000亩土地租赁给中方,为期43年,用于建设首个经济特区  



新时代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开始被提上日程。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系列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的大型工程计划的统称,绵延3000公里,投资千亿美元,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经济走廊打通后,中国可从新疆经巴基斯坦直达印度洋,越过印度、马六甲和南海,既缩短了航程,也可更直接地到达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极具战略意义。


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

    

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


这里常年绿水环绕,松柏长青。


几十年前,88名为修建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就长眠于此。


2019年的清明节,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加一带一路项目的中资企业、媒体及留学生代表等若干人,在吉尔吉特当地官员和巴基斯坦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为烈士们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众人在一片肃穆中,缅怀先烈,负重前行。





3、西南 



藏南重镇达旺,目前被印度窃占。达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乡,也是藏民心中的一块圣地


19世纪中叶,随着帝国的衰落,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一时期,西藏与内地的商业、人员往来日益减少,联系逐渐中断。


在这种局面下,盘踞印度多年的英国人和控制中亚的俄国人,开始纷纷觊觎西藏。


当时亲政不久的第十三世达赖反对英国势力进入西藏。


在俄国拉拢下,十三世达赖产生了联合俄国对抗英国的想法。



电影《红河谷》剧照。《红河谷》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类电影,该片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等出演,讲述的就是1900年前后英军入侵西藏的故事,史称“木龙年战争”


为了避免西藏落入俄国人手中,英国决定下先手为强。


于是在1903年,驻印英军悍然入侵西藏,并于次年攻占拉萨,达赖喇嘛出逃外蒙古。


侵占拉萨后,英军负责外交事务的陆军上校荣赫鹏与西藏当地官员签订了《拉萨条约》。


《拉萨条约》上英藏双方印章。条约寄到北京后,清廷拒绝签署。中英双方争执的焦点是西藏与中国的“关系性质”问题,英方认为中国仅是西藏“宗主国”,类似朝鲜;而中方则坚持拥有西藏主权


木龙年战争后,西藏加速了脱离内地的进程 。


在辛亥革命期间,西藏发生了大规模的驱汉事件,清朝官员与军队被驱逐,藏区内部的亲汉势力遭到排挤。


1913年,西藏政府驱逐所有内地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西拉姆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区,是喜马偕尔邦的首府。英属印度时期曾以此为夏都,将西姆拉建成著名的避暑胜地


此后不久,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中华民国政府、英属印度和西藏噶厦政府三方举行了著名的西姆拉会议。


这次会议详细讨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西藏与内地领土分界,以及西藏与印度领土分界等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外交官亨利·麦克马洪将传统上被认为属于西藏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英属印度和英属缅甸。


此即著名的麦克马洪线。



1914年3月,时任英属印度外务秘书的麦克马洪在印度德里和西藏政府代表秘密签字换文,双方约定:


若英国可促使新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让西藏DL,则西藏将认可形同割让部分西藏土地的麦克马洪线。


此即《西姆拉条约》。


西姆拉条约中的麦克马洪线附图 1


西姆拉条约中的麦克马洪线附图 2


条约中非常关键的前提是,西藏代表接受麦克马洪线的条件是英国能施加压力使中国接受西姆拉条约(目的是使中国承认只对西藏拥有宗主权而不是主权)。


当时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陈贻范曾在条约草案上签名,后袁世凯政府电令陈贻范取消“草签”。


西姆拉会议合影。前排左三为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左四为英国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左五为西藏噶厦代表夏扎·班觉多吉


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西姆拉会议没有产生中国作为缔约方的协定,而藏方因为中国没有接受让西藏DL的《西姆拉条约》,也转而不承认麦克马洪线。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内地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而西藏则基本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


次年,中央政府与西藏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解放军进入西藏。


日喀则市下属的亚东县。沟通西藏与锡金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就归属亚东县管辖,这里是1959年达赖逃印的地方。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也发生于亚东县境内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亚东县权威发布。主席台中央男子为日喀则市政协副主席、亚东县委书记舒成坤


1959年西藏动乱平息后,十四世达赖逃亡印度并获得庇护。为表“忠心”,达赖开始在不同场合宣称西姆拉条约有效。


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和美苏的关系都陷入冰点,国内则面临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后果,形势内外交困。


在美苏两强的共同支持下,满心欢喜的印度开始大肆增兵藏南。


截至1962年8月底,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一百多个军事哨所。有的哨所在中国哨所对面,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还插到了中国边防哨所背后。


终于在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


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


图片来自“华夏收藏网”,该版旧报纸2017年以150元的价格被售出


比起无悬念的战争的过程,这场战争的结果后来引发了无数揣测和叹息。


也就是所谓的“中国胜而不胜,印度败而不败”。


从战略意图出发,当时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吓阻印度,以战争手段维护东西段边境稳定,同时稳住中国对西藏的控制。


之所以坚守了西段而弃守了东段,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型极其不利于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


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来自四川和青海,依靠公路运输到西藏,然后靠人力畜力搬运物资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入冬后大雪封山,后勤线的保障非常脆弱。


再加之当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无力维持和印度的长期战争。



此后几十年间,印度将数十万的移民屯居到争议地区。中国以后处理藏南的边界问题,将在军事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面临巨大困难。


或许,这里将是台湾之后的下一个议题。



4、海疆




白龙尾岛上的灯塔


有关白龙尾岛的故事,是一桩历史疑案。


北部湾,又称东京湾(河内旧称“东京”),是南海西北部的封闭海湾。


2000年12月,中国和越南在北京签署《北部湾划界协定》,基本上平分了北部湾的海域。

    

北部湾划界示意图,中部红点为白龙尾岛

    

划界图一经公示,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其中的焦点,当然就是上图中的红点——白龙尾岛。


如果我们承认白龙尾岛是越南的,很显然,目前的划界方案已经对我方非常有利了,界线都快贴着人家的岛了嘛。


可如果白龙尾岛是中国的呢?


上图北部湾中唯一的小岛即白龙尾岛,面积约三平方公里


白龙尾岛卫星图


和上集中的藏南一样,要追溯中越边境问题的由来,还得回到清朝末年。


就算我们不懂历史,猜也能猜到,中国古代的疆域只是一个“模糊的边界”,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有卫星测绘和严格的界碑。


19世纪末是国际法逐渐成熟、国家边界开始正式形成的时期。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风雨飘摇、国力最弱的时期,所以在划界上吃了不少亏。

        

划界其实是一个比“拳头”大小的过程,而当时满清的对手几乎都是列强。


就拿中越边界来说,虽然是和越南划界,但当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啊,大清谈判桌对面坐的还是列强法国。


胡志明市,旧称西贡,有“东方巴黎”的美誉,当地有大量法式建筑。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包括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当时法国人在老挝和柬埔寨只收税和挖矿,资金基本都用来建设越南


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是晚清对外战争中最辉煌的一笔。


虽然在福建沿海的作战中南洋水师一败涂地,但在中越边境陆上的作战中,中法陆军基本打了个平手。


其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广西提督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了。


当时清军三万余人在镇南关一带设伏,准备围歼两千法军,最终也只是击溃了法军,歼敌仅数百人。


可见双方战斗力还是很悬殊的。


打完了仗自然就是该谈判了。


于是在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清朝与法国签订边界条约,划分中国与法属印度支那边界。


由于战场上清军的表现很是不错,所以这次划界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也算可以。 


图中红点处是中越边界的江平镇,此处曾是越南飞地,最早移住此地者为越南的京族人,至今仍有不少京族人居住于此。江平镇是东兴市最大的镇,也是全国千强镇之一


这次中法划界,路上边界部分,基本按中越传统的北仑河作为国界。


其中中国还以商务利益换得了钦州的江坪、黄竹两处越南飞地。


对于海上边界的划分,法国提出以北仑河河口所在的东经108度03分向南延伸,作为海上岛屿及北部湾的划分界线。


根据这一划法,白龙尾岛将归法国所有。但这一分界方法并没有被中国接受。


此后,关于中越海疆划界的问题便不了了之,一拖再拖。


中华民国政府在1947年12月公布了一张《南海诸岛位置图》,图中用十一条断续线,将整个南海包了起来。虽然只是“图上开疆”,但为日后复杂的南海官司提供了宝贵的法理依据



南海各国各自划的专属经济区,各国划的范围高度重合。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北部湾地区的划界是有误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了胜国。


当时中华民国海军派出军舰巡游了一番南海,四处插了插国旗,勘测了地图,并对很多无名岛礁进行了命名。


比如西沙群岛中最大的永兴岛(三沙市政府驻地),就是被“永兴”号军舰接受;而有名的中建岛,则因为被海军“中建号”军舰接收,因此得名。


巡视完南海诸岛之后,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12月公布了一张《南海诸岛位置图》用十一条断续线,将整个南海包了起来。


西沙群岛永兴岛


永兴岛街景


当时除各别岛屿外,国军对大部分南海中的岛礁只是溜了一圈,并没有实际驻军。


解放战争国军战败后,由于解放军海军实力非常弱小,只收复了离大陆较近的西沙群岛,而对于南海的精华——南沙群岛,则是鞭长莫及。


大陆对于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要一直等到1988年314海战之后。


南沙三大岛的前身,均是314海战收复的礁盘


故事再回到白龙尾岛。


由于1887年的中法划界中并没有对白龙尾岛的归属做出界定,所以白龙尾岛也就成了“无主之岛”。


在1920年前后,岛上发现了淡水,于是从海南和越南都来了不少驻岛的渔民。


此后,法国官员和民国政府官员都派员来过该岛考察。


1937年4月,法军侵犯西沙群岛,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发表《中华民国政府就西沙群岛主权问题驳斥法国主张的案文》称:


“依照一八八七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第三款:‘……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画。……该线以东海中各岛归中国……’,西沙远在该线之东,应归何国,一览便知。” 


这份文案被法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从事实上认定了南海上茶古线东西各海岛的归属。


而白龙尾岛位于茶古线以西。


于是法国在1937年派出一个由12人组成的班占领该岛,在岛上建立哨所,并委任了里长。


当时面对日军全面侵华的局势,国民政府自然无暇顾及法国人的小动作。


待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了民国行政区域图,图上标有“十一段线”,但仍未将白龙尾岛标注出来。


永兴号军舰原为美国海军PCE-842级巡逻舰,1945年9月间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1946年11月23日,国军上尉张君然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永兴岛,并在岛上立下一方水泥纪念碑,正面碑文为“南海屏藩”四个大字,背面刻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旁署“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张君然立”


1950年我军解放海南岛后,为避免与法国海军产生冲突,没有继续进兵白龙尾岛。


直到奠边府大捷之后,法国在越南的实力受到重创,解放军才于1955年占领了白龙尾岛,并在该岛成立政府机关,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


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对白龙尾岛正式行使主权。


仅仅两年之后的1957年,胡志明访问北京。


胡志明试探性的表示该岛属于越南领土,希望在岛上建立雷达站,监视轰炸河内的美国轰炸机,同时将该岛作为中国援越物资的转运站。


基于当时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谊和反美共同目标,中国政府爽快的答应了胡志明的要求。


接下来便是后来民间争议的焦点了,即当时是“移交”,还是“出借”。


次年,作为“投桃报李”,北越政府承认中国对南海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


如果说当时北越是全国性政府,中国以一个白龙尾岛换来越南政府对西沙南沙的承认,当然是可以的。


但事情的“扯淡”之处就在于,当时实际控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是南越,北越政府纯粹是“借花献佛”,放放嘴炮。西沙群岛还是中国通过1974年的海战从南越手中收回的。


此后几十年,对于白龙尾岛,除个别来自民间的声音外,官方基本上默认了其属于越南。


西沙海战中被击沉的越军10号舰怒涛号(前美军扫雷舰)


维护海疆终究需要依托强大的海军。


遥想当年西沙海战,我海军的实力比之南越海军尚且差之甚远,靠着战士们的勇敢和热血才赢下的胜利。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南海各国只能去国际法院申申诉、告告状,却再也没人敢提和中国海军交战的事情了。

    





1、东北



山峦中的鸭绿江



流淌了八百公里的鸭绿江在丹东注入了黄海。


这里,便是中国东北边界的起点。


丹东一个沿鸭绿江分布的城市,从上游的振安等三区,一直到入海口的东港市,绵延有几十公里。


不同于朝鲜南方边界铁丝网高耸的军事禁区,在丹东,我们能遇到很多来自朝鲜的朋友——有朝鲜商人、女服务员、司机等等,他们大部分都会讲汉语,有的甚至能说英语。


作为东北难得的出海口,丹东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去年更是因为朝鲜“改革开放”的噱头迎来了一波地产的狂欢。


丹东鸭绿江滨江公园    


走在鸭绿江滨江公园,凉风习习,有种漫步海边的感觉。


江上船只往来,有不少小情侣在拍婚纱照。


江的对岸能远远望见新义州闲置的工厂,灰蒙蒙的建筑掩映在江边的杂草从中,几十年来没怎么变过。


曾经,朝鲜是苏联在远东打造的“社会主义样板”,人均GDP不仅碾压中国,更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超过韩国。  


入夜,丹东江边的高楼大厦开始亮起灯光,江边的酒吧里传来悦耳的音乐,一幅欣欣向荣的画面。


放眼对岸,一片黑暗中点缀着零星的灯光,对比更加突兀。


从丹东遥望朝鲜新义州


新义州是朝鲜平安北道首府,朝鲜第四大城市,但从城市规模上来说大概也就是丹东一个区的建成面积。


像朝鲜这种体量的国家,只能支撑起一个“大城市”,类似我们的省会。这个城市自然就是平壤。


平壤是朝鲜的第一大城市,有300多万人口,第二大城市咸兴只有约70万人口。


新义州作为全国第四大城市,只有不到40万人口。


新义州的居民区


新义州的朝鲜小姑娘


中朝今日的边界,大部分成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日本同时控制了朝鲜和满洲,在划界时将鸭绿江口的薪岛划归了朝鲜。


日本人真是坑我中华无下限啊。


薪岛在当时只是一个江中小岛,谁知后来随着泥沙淤积越长越大,时至今日已经和北方的绸缎岛连在了一起,直逼鸭绿江西岸中国一侧。

 

1935年的中国地图


今天“长大的薪岛”,已经被朝鲜设为薪岛郡。鸭绿江入海口虽说是两国共用,但其实已经完全被朝鲜领土包围


沿着鸭绿江北上,我们来到位于吉林延边自治州下属的县级市珲春。


珲春是东北内陆离海最近的地方,下图中近似“飞地”的敬信镇防川村,离海只有十几公里,靠一条八米宽的沿河公路与中国本土相连。


“飞地”防川村


1957年,图们江洪水泛滥,防川与中国内地的陆路交通完全断绝,成为中国的一块“飞地”,中方人员不得不经苏联进出防川。


直到1990年,中方修建洋馆坪大堤,后又在大堤上修建了一条国防公路,防川才重新与中国内地连接起来。


在防川,可以眺望到远方的日本海。    


珲春商业街


1991年5月,《中苏东段边界协议》签订,其中明确规定,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只可以在图们江下游自由航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宣布继承苏联的全部中苏东段边界,尊重之前两国签署的一切有效协议。


半个多世纪后,中国终于重新恢复了图们江的出海权。


不过由于图们江上的俄朝铁路大桥十分低矮,加上河道淤塞,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除了方便渔民们出海外,没有商业价值。



从防川望向图们江朝俄国境友谊桥,远方是日本海。这座离江面仅十米的铁路桥,像一把锁封堵了图们江出海口

   

沿边境继续北上,路过兴凯湖,便进入了乌苏里江流域。


记得小时候看到“中苏珍宝岛冲突”的文章,总是充满疑问——中苏又没有海疆相连,哪来的“岛屿冲突”呢?


原来珍宝岛是乌苏里江中一个江心洲,面积约0.74平方公里。


1969年3月,震惊中外的中苏珍宝岛冲突即在此爆发。


乌苏里江中的珍宝岛


直到今天,珍宝岛上的树丛中还埋着当年双方布下的2000多枚反坦克地雷,大雨过后有些还会露出地表。


珍宝岛一役后,苏联高层曾多次商讨要对中国进行报复,并明确发出先发制人和核打击的威胁。


此后,苏联红军曾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局势千钧一发。  


直到1969年9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和周总理举行了著名的机场会谈,双方关系才缓和下来。  


北京军博内的苏联T62坦克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中国版图的东极——黑瞎子岛。


准确地说,黑瞎子岛并不是一个江中岛屿,它是由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及两江之间的一条细细的汊道围起来的一块三角形地块,又称抚远三角洲。


黑瞎子岛卫星图


黑瞎子岛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被苏联占领,隶属于苏联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在此后几十年里,中国人要想登岛,必须先出国到达伯力,然后再经桥上岛。


伯力市中心。金正日即出生于伯力市区东北部的维亚特斯科耶村


2004年10月1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黑瞎子岛划归中方约171平方公里,划归俄方约164平方公里。


抚远三角洲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全部归属中国。


虽然表面上看中国分得的土地更多一点,但黑瞎子岛的精华部分——东半区,还是留在了俄罗斯。


黑瞎子岛划界



黑瞎子岛上的俄罗斯教堂


回归后中方曾希望在黑瞎子岛上建立“自贸区”,发展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但俄方一直没有积极响应。


之后黑瞎子岛的开发便不了了之。 

 

2016年5月24日中午,在黑龙江考察的老大来到了抚远市的黑瞎子岛,极目远眺后,静静的说道,“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




2、西北





喀喇昆仑公路


喀什是中国版图上最西端的城市,从乌鲁木齐乘坐“T字头”的火车到这里,需要花费18个小时的时间。


喀什历史上曾经是古回鹘的都城。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数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南疆的第一大城市,天山以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中心。


今天,以喀什为中心的整个喀什地区有近400万人口,坐落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县城。


这里也是南疆军区指挥所、轻型机械化步兵某师和新疆军区特战旅的驻地。


喀什市中心



颇具异域风情的喀什火车站


从喀什往西南方向走几十公里,雄伟的喀喇昆仑山脉便矗立在眼前。


喀喇昆仑山脉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上百座,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


它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6000米以上,很多高山至今都没有名字。


翻过喀喇昆仑山脉,便是印度河上游肥沃的平原。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和旁遮普省重镇拉瓦尔品第就坐落于此。

    

喀什地区卫星图。从卫星图可以看出,喀什地区坐落的绿洲由喀喇昆仑山脉北侧的若干个冲积扇组成,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西端的一片大型绿洲



卫星图右上角是我国喀什地区(深绿色片区),左下角是坐落在印度河上游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中间便是“天堑”喀喇昆仑山脉


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在北京签订。


中国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陈毅,巴基斯坦签字代表为外交部长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在协议里,中国将实际控制的棍杂河谷小镇坎巨提划归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则把整个580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区域移交中国。


印度方面一直不承认中巴签署的该协议,时至今日仍持续宣称拥有喀喇昆仑走廊地区的主权。


棍杂河谷中的小镇坎巨提是喀喇昆仑山脉里最大的居民区,曾是中亚古邦,由当地部落酋长统治


红色斜线区域为喀喇昆仑走廊


1965年印巴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巴基斯坦总统顾问法鲁克访问北京。


周总理与其两次会谈,最终同意了巴方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请求。


同年11月,新疆军区派出一批勘察人员,对水布浪沟到红其拉甫达坂、罗布盖孜到明铁盖达坂进行了详细勘察。


1966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签订了《关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


协定中规定:中巴公路以红其拉甫达坂为界,红其拉甫达坂以南由巴基斯坦修建,红其拉甫达坂以北由中国修建。


协议签订后,中国立即成立了工程指挥部,负责设计、施工、验收等全部工作。


组长是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张希钦,副组长是新疆自治区副主席田仲。


喀喇昆仑公路


历经整整十三年的施工,喀喇昆仑公路1979年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开始对外开放。


整条公路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


项目后期由于巴方进度缓慢,中方施工队越过红其拉甫向南继续修路。


中方建设路段的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在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


中巴友谊桥


这条全长1032公里的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然后向南直达伊斯兰堡。


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中巴双方共近700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公路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


中方牺牲的最高职务者是新疆军区炮兵第15师教导员吴至业,在施工放炮后清理作业现场时,被山上滚石砸中头部遇难,曾被新疆军区追记二等功。

   

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2015年巴方将把瓜达尔港2000亩土地租赁给中方,为期43年,用于建设首个经济特区  



新时代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开始被提上日程。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系列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的大型工程计划的统称,绵延3000公里,投资千亿美元,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经济走廊打通后,中国可从新疆经巴基斯坦直达印度洋,越过印度、马六甲和南海,既缩短了航程,也可更直接地到达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极具战略意义。


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

    

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


这里常年绿水环绕,松柏长青。


几十年前,88名为修建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就长眠于此。


2019年的清明节,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加一带一路项目的中资企业、媒体及留学生代表等若干人,在吉尔吉特当地官员和巴基斯坦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为烈士们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众人在一片肃穆中,缅怀先烈,负重前行。





3、西南 



藏南重镇达旺,目前被印度窃占。达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乡,也是藏民心中的一块圣地


19世纪中叶,随着帝国的衰落,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这一时期,西藏与内地的商业、人员往来日益减少,联系逐渐中断。


在这种局面下,盘踞印度多年的英国人和控制中亚的俄国人,开始纷纷觊觎西藏。


当时亲政不久的第十三世达赖反对英国势力进入西藏。


在俄国拉拢下,十三世达赖产生了联合俄国对抗英国的想法。



电影《红河谷》剧照。《红河谷》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类电影,该片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等出演,讲述的就是1900年前后英军入侵西藏的故事,史称“木龙年战争”


为了避免西藏落入俄国人手中,英国决定下先手为强。


于是在1903年,驻印英军悍然入侵西藏,并于次年攻占拉萨,达赖喇嘛出逃外蒙古。


侵占拉萨后,英军负责外交事务的陆军上校荣赫鹏与西藏当地官员签订了《拉萨条约》。


《拉萨条约》上英藏双方印章。条约寄到北京后,清廷拒绝签署。中英双方争执的焦点是西藏与中国的“关系性质”问题,英方认为中国仅是西藏“宗主国”,类似朝鲜;而中方则坚持拥有西藏主权


木龙年战争后,西藏加速了脱离内地的进程 。


在辛亥革命期间,西藏发生了大规模的驱汉事件,清朝官员与军队被驱逐,藏区内部的亲汉势力遭到排挤。


1913年,西藏政府驱逐所有内地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西拉姆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区,是喜马偕尔邦的首府。英属印度时期曾以此为夏都,将西姆拉建成著名的避暑胜地


此后不久,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中华民国政府、英属印度和西藏噶厦政府三方举行了著名的西姆拉会议。


这次会议详细讨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西藏与内地领土分界,以及西藏与印度领土分界等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外交官亨利·麦克马洪将传统上被认为属于西藏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英属印度和英属缅甸。


此即著名的麦克马洪线。



1914年3月,时任英属印度外务秘书的麦克马洪在印度德里和西藏政府代表秘密签字换文,双方约定:


若英国可促使新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让西藏DL,则西藏将认可形同割让部分西藏土地的麦克马洪线。


此即《西姆拉条约》。


西姆拉条约中的麦克马洪线附图 1


西姆拉条约中的麦克马洪线附图 2


条约中非常关键的前提是,西藏代表接受麦克马洪线的条件是英国能施加压力使中国接受西姆拉条约(目的是使中国承认只对西藏拥有宗主权而不是主权)。


当时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陈贻范曾在条约草案上签名,后袁世凯政府电令陈贻范取消“草签”。


西姆拉会议合影。前排左三为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左四为英国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左五为西藏噶厦代表夏扎·班觉多吉


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西姆拉会议没有产生中国作为缔约方的协定,而藏方因为中国没有接受让西藏DL的《西姆拉条约》,也转而不承认麦克马洪线。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内地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而西藏则基本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


次年,中央政府与西藏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解放军进入西藏。


日喀则市下属的亚东县。沟通西藏与锡金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就归属亚东县管辖,这里是1959年达赖逃印的地方。2017年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也发生于亚东县境内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亚东县权威发布。主席台中央男子为日喀则市政协副主席、亚东县委书记舒成坤


1959年西藏动乱平息后,十四世达赖逃亡印度并获得庇护。为表“忠心”,达赖开始在不同场合宣称西姆拉条约有效。


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和美苏的关系都陷入冰点,国内则面临大跃进带来的严重后果,形势内外交困。


在美苏两强的共同支持下,满心欢喜的印度开始大肆增兵藏南。


截至1962年8月底,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一百多个军事哨所。有的哨所在中国哨所对面,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还插到了中国边防哨所背后。


终于在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


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


图片来自“华夏收藏网”,该版旧报纸2017年以150元的价格被售出


比起无悬念的战争的过程,这场战争的结果后来引发了无数揣测和叹息。


也就是所谓的“中国胜而不胜,印度败而不败”。


从战略意图出发,当时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吓阻印度,以战争手段维护东西段边境稳定,同时稳住中国对西藏的控制。


之所以坚守了西段而弃守了东段,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型极其不利于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


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来自四川和青海,依靠公路运输到西藏,然后靠人力畜力搬运物资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入冬后大雪封山,后勤线的保障非常脆弱。


再加之当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无力维持和印度的长期战争。



此后几十年间,印度将数十万的移民屯居到争议地区。中国以后处理藏南的边界问题,将在军事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面临巨大困难。


或许,这里将是台湾之后的下一个议题。



4、海疆




白龙尾岛上的灯塔


有关白龙尾岛的故事,是一桩历史疑案。


北部湾,又称东京湾(河内旧称“东京”),是南海西北部的封闭海湾。


2000年12月,中国和越南在北京签署《北部湾划界协定》,基本上平分了北部湾的海域。

    

北部湾划界示意图,中部红点为白龙尾岛

    

划界图一经公示,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其中的焦点,当然就是上图中的红点——白龙尾岛。


如果我们承认白龙尾岛是越南的,很显然,目前的划界方案已经对我方非常有利了,界线都快贴着人家的岛了嘛。


可如果白龙尾岛是中国的呢?


上图北部湾中唯一的小岛即白龙尾岛,面积约三平方公里


白龙尾岛卫星图


和上集中的藏南一样,要追溯中越边境问题的由来,还得回到清朝末年。


就算我们不懂历史,猜也能猜到,中国古代的疆域只是一个“模糊的边界”,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有卫星测绘和严格的界碑。


19世纪末是国际法逐渐成熟、国家边界开始正式形成的时期。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风雨飘摇、国力最弱的时期,所以在划界上吃了不少亏。

        

划界其实是一个比“拳头”大小的过程,而当时满清的对手几乎都是列强。


就拿中越边界来说,虽然是和越南划界,但当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啊,大清谈判桌对面坐的还是列强法国。


胡志明市,旧称西贡,有“东方巴黎”的美誉,当地有大量法式建筑。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包括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当时法国人在老挝和柬埔寨只收税和挖矿,资金基本都用来建设越南


1883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是晚清对外战争中最辉煌的一笔。


虽然在福建沿海的作战中南洋水师一败涂地,但在中越边境陆上的作战中,中法陆军基本打了个平手。


其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广西提督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了。


当时清军三万余人在镇南关一带设伏,准备围歼两千法军,最终也只是击溃了法军,歼敌仅数百人。


可见双方战斗力还是很悬殊的。


打完了仗自然就是该谈判了。


于是在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清朝与法国签订边界条约,划分中国与法属印度支那边界。


由于战场上清军的表现很是不错,所以这次划界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也算可以。 


图中红点处是中越边界的江平镇,此处曾是越南飞地,最早移住此地者为越南的京族人,至今仍有不少京族人居住于此。江平镇是东兴市最大的镇,也是全国千强镇之一


这次中法划界,路上边界部分,基本按中越传统的北仑河作为国界。


其中中国还以商务利益换得了钦州的江坪、黄竹两处越南飞地。


对于海上边界的划分,法国提出以北仑河河口所在的东经108度03分向南延伸,作为海上岛屿及北部湾的划分界线。


根据这一划法,白龙尾岛将归法国所有。但这一分界方法并没有被中国接受。


此后,关于中越海疆划界的问题便不了了之,一拖再拖。


中华民国政府在1947年12月公布了一张《南海诸岛位置图》,图中用十一条断续线,将整个南海包了起来。虽然只是“图上开疆”,但为日后复杂的南海官司提供了宝贵的法理依据



南海各国各自划的专属经济区,各国划的范围高度重合。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北部湾地区的划界是有误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了胜国。


当时中华民国海军派出军舰巡游了一番南海,四处插了插国旗,勘测了地图,并对很多无名岛礁进行了命名。


比如西沙群岛中最大的永兴岛(三沙市政府驻地),就是被“永兴”号军舰接受;而有名的中建岛,则因为被海军“中建号”军舰接收,因此得名。


巡视完南海诸岛之后,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12月公布了一张《南海诸岛位置图》用十一条断续线,将整个南海包了起来。


西沙群岛永兴岛


永兴岛街景


当时除各别岛屿外,国军对大部分南海中的岛礁只是溜了一圈,并没有实际驻军。


解放战争国军战败后,由于解放军海军实力非常弱小,只收复了离大陆较近的西沙群岛,而对于南海的精华——南沙群岛,则是鞭长莫及。


大陆对于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要一直等到1988年314海战之后。


南沙三大岛的前身,均是314海战收复的礁盘


故事再回到白龙尾岛。


由于1887年的中法划界中并没有对白龙尾岛的归属做出界定,所以白龙尾岛也就成了“无主之岛”。


在1920年前后,岛上发现了淡水,于是从海南和越南都来了不少驻岛的渔民。


此后,法国官员和民国政府官员都派员来过该岛考察。


1937年4月,法军侵犯西沙群岛,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发表《中华民国政府就西沙群岛主权问题驳斥法国主张的案文》称:


“依照一八八七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第三款:‘……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画。……该线以东海中各岛归中国……’,西沙远在该线之东,应归何国,一览便知。” 


这份文案被法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从事实上认定了南海上茶古线东西各海岛的归属。


而白龙尾岛位于茶古线以西。


于是法国在1937年派出一个由12人组成的班占领该岛,在岛上建立哨所,并委任了里长。


当时面对日军全面侵华的局势,国民政府自然无暇顾及法国人的小动作。


待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了民国行政区域图,图上标有“十一段线”,但仍未将白龙尾岛标注出来。


永兴号军舰原为美国海军PCE-842级巡逻舰,1945年9月间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1946年11月23日,国军上尉张君然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永兴岛,并在岛上立下一方水泥纪念碑,正面碑文为“南海屏藩”四个大字,背面刻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旁署“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张君然立”


1950年我军解放海南岛后,为避免与法国海军产生冲突,没有继续进兵白龙尾岛。


直到奠边府大捷之后,法国在越南的实力受到重创,解放军才于1955年占领了白龙尾岛,并在该岛成立政府机关,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


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对白龙尾岛正式行使主权。


仅仅两年之后的1957年,胡志明访问北京。


胡志明试探性的表示该岛属于越南领土,希望在岛上建立雷达站,监视轰炸河内的美国轰炸机,同时将该岛作为中国援越物资的转运站。


基于当时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谊和反美共同目标,中国政府爽快的答应了胡志明的要求。


接下来便是后来民间争议的焦点了,即当时是“移交”,还是“出借”。


次年,作为“投桃报李”,北越政府承认中国对南海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


如果说当时北越是全国性政府,中国以一个白龙尾岛换来越南政府对西沙南沙的承认,当然是可以的。


但事情的“扯淡”之处就在于,当时实际控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是南越,北越政府纯粹是“借花献佛”,放放嘴炮。西沙群岛还是中国通过1974年的海战从南越手中收回的。


此后几十年,对于白龙尾岛,除个别来自民间的声音外,官方基本上默认了其属于越南。


西沙海战中被击沉的越军10号舰怒涛号(前美军扫雷舰)


维护海疆终究需要依托强大的海军。


遥想当年西沙海战,我海军的实力比之南越海军尚且差之甚远,靠着战士们的勇敢和热血才赢下的胜利。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南海各国只能去国际法院申申诉、告告状,却再也没人敢提和中国海军交战的事情了。

来源:江宁知府 jiangningzhifu2020

三维:真实的中越边境西线无战事吗|中印边境之战:1888到1962|历史国土的远去——中俄边界往事|中印边境冲突,最新视频首次公开|中印边境西段【永远的高地】阿克赛钦|中俄共有岛屿:黑瞎子岛卫星图,中国东疆|修筑上百公里中越边境墙,固若金汤,震慑越南|什么是新疆建设兵团?300多万人如何震慑新疆边境8个国家|清朝和元朝是不是中国,我们该以怎样视角看待中国历史|历史的教训:当年让两个岛给朝鲜,使鸭绿江的出海口快没有了|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南海名称与“九段线”的变迁中国最东—黑瞎子岛:为何要割一半给俄国南海诸岛图历史关于白龙尾岛(夜莺岛、浮水洲)的历史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